【工伤人损】员工两次工伤,首次工伤因未及时申报已过维权时效,霖澳绵阳分所律师介入,助其最大程度追回了第二次工伤的合理差额22万
案情概要
员工首次工伤未申报,二次工伤未获足额赔偿
王昊系A公司员工,平时的工作主要是家用机电产品维修,双方签有劳动合同,且公司有给其缴纳社保,但未足额缴纳。
2023年6月,王昊在上班过程中不慎受伤,因缺乏法律意识,没有申请认定工伤,仅自行休息了3个月,而这也导致其错失了维权黄金期。
半年后,王昊在驾驶摩托车前往客户家中维修家电途中,为避让车辆导致发生交通事故,医院诊断为: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、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、左小腿擦伤。这次王昊主动申请认定了工伤,其伤情经劳动能力鉴定为八级伤残。
然而,当他出院后向人社局申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时,却发现仅拿到4万余元,且停工留薪期间每月仅收到1000元左右的工资,远低于其实际收入水平(平时每月工资在5千到8千之间)。而更让他失望的是,公司仅申报了第二次工伤,第一次受伤被彻底“忽略”。
对于该结果,王昊十分不满,思前想后,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,但同时又考虑到自己自受伤后便一直请假未去上班,且内心已有离职想法,一时不知是该继续请假维权还是离职后再行维权。最终,王昊选择来到#霖澳律师事务所绵阳分所 咨询。
霖澳(绵阳)律师详细剖析案情,多番取证,助当事人依法仲裁维权
律所工伤团队的陈再云律师接待了王昊,其在了解情况后指出,王昊第一次发生工伤,距今已快两年,早已超过申请认定工伤的1年时效,无法再进行补报,只能尽力主张第二次工伤赔偿的差额部分。
王昊听后,十分懊悔第一次发生工伤时没能引起重视,且经多番考虑,其毅然决定不再返岗,坚持离职,并选择委托#陈再云律师为代理人,全力争取第二次工伤的合理赔偿。
随后,陈律师迅速行动,协助王昊全面收集证据,寻找问题关键,并据此重新核算赔偿明细,依法主张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差额、停工留薪期工资差额、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、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项目,最终协助王昊依法提起仲裁赔偿。
霖澳(绵阳)律师全力以赴,助当事人拿回22万赔偿
开庭前,仲裁委组织调解,王昊因急于拿到赔偿款,表示愿意适当让步,但A公司给出的赔款金额远远低于王昊预期,双方也因此迟迟未能达成一致。
面对该情况,陈律师率先打破僵局,多次耐心找到公司积极沟通,阐明案件情况,并强调公司未足额为王昊参保的违法责任。经过多轮沟通与施压,公司最终同意调解。
在陈律师的全程协助下,双方达成调解,并由仲裁委出具调解书,约定由A公司一次性支付王昊工伤赔偿款16万元。而后,陈律师继续协助王昊完成社保申报,获赔6万元。
到此,王昊前后共计获赔22万,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,虽然第一次工伤无法补救,但至少这次没让其失望,其对陈律师的专业能力表达了充分肯定。
办案心得
陈再云律师:“本案当事人本可以更早维权,却因缺乏法律意识错过了第一次工伤的认定时效,而后更是陷入两难——是继续请假等赔偿,还是干脆离职?对此,我们必须承认,伤后返岗的心理压力、身体负担,往往让‘继续上班’成为空谈。我在介入后,助当事人前后共计拿回22万赔偿,虽未能弥补第一次工伤的损失,但最大程度追回了第二次工伤的合理差额。借此也想提醒大家,工伤无小事,及时行动,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。”
案件承办人
霖澳(绵阳)律师事务所
擅长领域:工伤人损、劳动争议、交通事故、债权债务
(注:文中人名均为化名)
上一篇:【工伤人损】工人工伤十级,公司只愿配合报销保险,不愿承担赔偿责任,霖澳绵阳律师打破双方沟通壁垒,助工人成功维权拿回15.3万赔偿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