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交通事故】全额到账23.6万!男子车祸负主责,遭车方反向索赔、保险理赔受阻,霖澳交通团队理赔顾问排除万难,助其成功获赔
案情概要
男子车祸右脚5趾缺失,八级伤残,霖澳交通团队理赔顾问助其维权
2024年12月某日,张三驾驶无牌照电动两轮轻便摩托车,在一路口与李四驾驶轻型仓栅式货车相撞,造成两车受损、张三受伤的交通事故。经交通管理部门认定,此次事故张三负主要责任,李四负次要责任。
事后,张三被送往医院救治,经诊断为,右脚1-5趾缺失。面对突发的事故及“残疾”伤情,张三无法接受,而后想到后续即将面临繁琐的赔偿流程,更是手足无措。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张三果断委托#霖澳律师事务所交通团队理赔顾问王芳 担任其代理人。
王芳介入后,迅速对案件展开深入调查,同时协助张三进行伤残鉴定,结果为八级伤残。而后,王芳很快梳理出赔偿方案,与张三进行沟通确认。
然而,沟通时张三情绪十分激动,当即提出质疑:“网上说十级伤残的精神抚慰金都有5000元到10000元,为什么自己八级伤残才2000元?”
对此,王芳表示十分理解——精神抚慰金本就是伤者最在意的部分之一,尤其在伤情严重、生活受限的情况下,2000元确实显得“杯水车薪”。
但现实是,保险公司基于“主责”和“非全责”情形,对精神抚慰金标准把控极严,初期仅同意赔付2000元。
保险公司理赔受阻,又被车方反向索赔,维权困难重重
面对张三提出的疑问,王芳没有回避,而是多次组织三方沟通,一方面向张三耐心解释保险政策、责任划分与赔偿标准的逻辑,另一方面持续与保险公司反复协商。
经过多轮沟通,保险公司终于松口,同意将精神抚慰金增加600元,即提升至2600元。可正当双方准备推进赔付时,该方案却因内部审核未通过而再受阻碍。
王芳没有放弃,连续几天反复与张三沟通,阐明保险审核机制、当前行业赔付惯例,以及诉讼可能带来的时间成本与不确定性。终于,张三逐渐从情绪中走出,在现实与期望之间达成平衡,同意接受当前方案。
随后,王芳立即联系车主李四,告知其需向张三支付赔偿款6000元。谁承想,李四不仅不答应,反而提出索赔,称其车辆因事故停运10天,每天损失1000元,加上修车费1400元,张三应向其赔偿11400元。
面对这一突发状况,王芳迅速提出“损失互抵,互不追偿”的调解方案。经多次协调,李四最终同意。随后,王芳又马不停蹄联系张三,说明这一安排的合理性及后续诉讼耗时耗力的风险,张三最终也予以认可。
2025年8月22日,双方签订调解协议,张三只等保险报销到位。案件看似尘埃落定,可真正的考验,才刚刚开始。
霖澳交通团队理赔顾问排除万难,助当事人成功获赔超23万
保险公司的案件负责人突然请假,无法查到理赔款支付进度。因此,王芳只能主动出击,8月28日联系其他在岗人员查询,结果发现理赔款尚未支付;9月1日再次核查,系统显示支付失败,但未注明原因。
联系保险公司后,保险公司回复称,因车辆性质问题,商业险无法直接赔付,需车主自行支付,交强险部分可走流程。
王芳当即拒绝这一方案——若由车主个人支付,将极大增加履行难度,极可能导致赔偿落空。而后,王芳多次联系保险公司查勘员及案件负责人,持续跟进调查进展。然而十余天过去,仍然毫无回音。
到此,王芳仍未气馁,同步加大沟通力度,一方面安抚张三情绪,一方面继续“盯”住保险公司各环节负责人。
终于,在多方施压下,9月11日,理赔款236525元全额到账!这一刻,所有奔波、解释、争执、等待,都有了意义。
办案心得
王芳:“这起案件,不是最复杂的,却是最‘磨人’的。它没有惊天逆转,有的只是一遍遍沟通、一次次解释、一天天等待, 最终没有辜负当事人信任,助其拿到了应得的赔偿,能安心开始新的生活。在此也提醒大家,事故发生后,一定要及时固定证据、尽快寻求专业人士帮助,早日实现维权。”
案件承办人
霖澳律师事务所
交通团队理赔顾问
擅长领域:交通事故
获奖荣誉:2024年度先进个人
同行评价:王芳,律所资深理赔顾问,在交通事故领域,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,已成功办理上百件交通事故案件,工作尽职尽责,注重细节,平时不管案件多复杂,她都会全身心投入,用专业的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,为此获得众多当事人的一致好评。
(注:文中人名均为化名)